2022年一季度, 宾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“六稳”工作,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。
一、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
2022年一季度,宾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9元,同比增长6.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7元,同比增长5.2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7元,同比增长7.8%。
(一)城镇收入总体好于农村
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来看,城镇居民收入“三稳一快”,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,工资性收入、经营净收入、财产净收入、转移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.9%、10.7%、3.1%、2.4%;农村居民收入“三增一降”,工资性收入、财产净收入、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0.9%、30.0%、11.3%;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1.1%。
2022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及构成
指标 | 城镇居民 | 农村居民 | ||||||
金额(元) | 增幅(%) | 贡献率(%) | 拉动力 (%) | 金额(元) | 增幅(%) | 贡献率(%) | 拉动力 (%) | |
人均可支配收入 | 13427 | 5.2 | — | — | 4177 | 7.8 | — | — |
#工资性收入 | 8616 | 3.9 | 48.19 | 2.38 | 2662 | 10.9 | 86.75 | 6.27 |
经营净收入 | 3123 | 10.7 | 45.63 | 2.26 | 1029 | -1.1 | -3.64 | -0.26 |
财产净收入 | 270 | 3.1 | 1.2 | 0.06 | 13 | 30 | 0.99 | 0.07 |
转移净收入 | 1418 | 2.4 | 4.97 | 0.25 | 473 | 11.3 | 15.89 | 1.15 |
(二)工资性收入主导地位不变
近年来,宾阳县通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、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,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收入,今年截至2月底,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3人;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人;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6人;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3人,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.42%以内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持续提高,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616元,同比增长3.9%;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62元,同比增长10.9%。四大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,一季度全县城镇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.17%和63.73%,是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器。
(三)城乡经营净收入占比一升一降
一季度,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123元,占可支配收入的23.26%,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12.12个百分点;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029元,占可支配收入的24.63%,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7.52个百分点。
二、影响居民增收不利因素
(一)收入结构有待优化
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,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,居民收入的增长仍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的拉动。从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看,城镇居民四项收入占比分别为:工资性收入64.17%、经营净收入23.26%、财产净收入2.01%、转移净收入10.56%;农村居民四项收入占比分别为:工资性收入63.73%、经营净收入24.63%、财产净收入0.48%、转移净收入2.94%。四项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占比最大,城乡均超过60%,经营净收入占比偏低。
(二)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
一季度,宾阳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.215:1,比去年同期缩小了0.079个点,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.785个点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。
(三)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呈负增长
一季度,不良天气持续时间过长,农村生产经营受阻,此外,农资价格上涨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,受上述因素影响,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呈小幅下降。
三、意见和建议
(一)抓好城乡居民就业保障,提高就业能力。一是加强政策宣传,通过编发政策宣传资料、集合“线上线下”宣传等举措,确保惠企政策及时准确落地生根;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,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求职招聘会,主动提供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服务,促使城乡居民多渠道获取企业用工信息;三是深入开展培训工作,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要,按照“以需定供、定向就业”的路子,整合各种资源,组织开展“项目制”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就业能力。
(二)抓好特色产业,提振经济发展。一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,以休闲观光农业为载体,通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、美丽乡村,打造田园综合体,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充分利用家庭工场、手工作坊、扶贫车间,创特色产品品牌,以带动农民致富、农业增效、农村发展;二是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,整合涉农资金,加大农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,鼓励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农业,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,提升特色优势效益农业,增加农民收入。
(三)抓好技术服务,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稳步发展。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,重点抓好水稻赤枯病、胡麻叶斑病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控,发布病虫情报,制定病虫害防控预案;加强生猪防疫、高致病性禽流感检疫等工作。
(四)加强后台监控管理,努力提高记账数据质量。加强对电子记账后台的监控维护,及时掌握、了解电子记账户的记账情况;县农业、发改部门和各镇要坚持做好访户督导工作,随时与各级调查员和调查户沟通联系,提高调查户的配合程度,进一步调动和增强辅调员、调查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。健全和完善县、镇、村三级联运机制,坚持日审周清月结,对电子记账户手机记账平台数据审核,认真做好基础数据的评估分析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