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进一步优化宾阳县畜禽养殖产业结构,控制农业面源污染,保障生态环境安全,促进宾阳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》、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、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》、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0〕31号)、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4号)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,结合宾阳县实际情况,我县开展了宾阳县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工作。2022年3月29日,宾阳县人民政府印发了《宾阳县畜禽养殖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》,现就《宾阳县畜禽养殖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的规划要点,具体说明如下:
一、 宾阳县畜禽养殖现状
宾阳县畜禽养殖畜类主要以生猪为主,禽类主要以肉鸡、肉鸭为主。宾阳县在非洲猪瘟后稳定生猪生产,加速家禽养殖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然而,畜禽养殖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。对于生猪养殖而言,标准化、规模化的程度需进一步提高,龙头企业较少,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;特色养殖业规模较小,总量不大,产业化程度较低,中大型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的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。
2020宾阳县畜禽养殖总体情况统计表
类型 | 存栏量 | 年出栏量 |
猪(万头) | 17.260 | 30.426 |
牛(万头) | 2.645 | 2.645 |
羊(万头) | 0.920 | 1.018 |
鸡(万羽) | 485.680 | 1704.031 |
鸭(万羽) | 135.766 | 497.122 |
鹅(万羽) | 22.784 | 36.637 |
鸽(万只) | 44.310 | 132.930 |
数据来源:2020统计数据
二、 宾阳县养殖容量测算结果
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测算过程需要作物养分需求为基础,因此,本规划总结分析了宾阳县各镇2020农作物面积、产量及林地数据。结合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》(农办牧〔2018〕1号)附表3-1不同植物土地承载力推荐值来计算宾阳总体的土地承载力为457.76万头(猪当量),
通过各镇的土地承载量分析,养殖容量较大的为陈平镇、王灵镇、中华镇、武陵镇、思陇镇、新桥镇和邹圩镇;养殖容量中等的为宾州镇、黎塘镇、甘棠镇、新圩镇、大桥镇、古辣镇和洋桥镇;和吉镇、露圩镇的年出栏猪当量均超过其养殖容量的一半。具体各镇的承载力情况如下表所示:
2020年宾阳县各镇土地承载力情况统计表
镇 | 土地承载力 | 猪当量(年出栏) | 占承载力比重 |
宾州镇 | 55.63 | 15.82 | 28% |
黎塘镇 | 47.17 | 19.76 | 42% |
甘棠镇 | 31.11 | 14.41 | 46% |
思陇镇 | 19.74 | 3.2 | 16% |
新桥镇 | 24.49 | 5.14 | 21% |
新圩镇 | 18.96 | 5.34 | 28% |
邹圩镇 | 27.90 | 5.97 | 21% |
大桥镇 | 31.52 | 11.16 | 35% |
武陵镇 | 30.49 | 4.72 | 15% |
中华镇 | 16.33 | 2.58 | 16% |
古辣镇 | 23.92 | 5.9 | 25% |
露圩镇 | 20.94 | 12.56 | 60% |
王灵镇 | 39.88 | 5.41 | 14% |
和吉镇 | 19.77 | 12.52 | 63% |
洋桥镇 | 28.50 | 7.16 | 25% |
陈平镇 | 21.38 | 2.84 | 13% |
三、 畜禽养殖主要发展目标
通过15年的发展,宾阳县的畜禽养殖产业力争实现“四个一批”和“双高”建设:打造一批五星级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;建设一批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;发展一批畜禽养殖龙头企业;培育一批畜禽产品特色品牌。实现高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高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的“双高”建设。将宾阳县畜禽养殖发展结构定位为“稳家禽、促生猪、兴牛羊”,到2035年,实现畜禽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和完善,扩大肉牛、湖羊等特色养殖产业规模,构建优势产业带,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,畜禽产品质量和数量明显提高,实用新技术得到深入推广,产业效益水平与竞争力不断提升,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、动物防疫体系、社会服务体系等逐步完善,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,初步形成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新格局。
到2035年,猪存栏70万头,年出栏130万头;牛存栏9.4万头,年出栏9.4万头;羊存栏3万头,年出栏3万头;鸡存栏800万羽,年出栏2405万羽;鸭存栏185万羽,年出栏687万羽,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升至90%,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5%。主要肉类总产量达到9万吨,畜禽业总产值34.8亿元,占农林牧渔比重为37.3%。
通过对宾阳县畜禽养殖生产体系、屠宰加工与流通体系、监管监督与服务体系的分析,宾阳县畜禽养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、科技为动力、效益为中心、龙头企业为带动,走养殖产业化发展道路,建设中东部畜禽养殖综合发展示范区、西部生态精品养殖发展区、和南部低山林地畜牧业发展区。
积极推进屠宰标准化建设,提升畜禽产品生产加工能力,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,在规划期内,引进年屠宰量在100万以上的标准化屠宰企业2-3家,引导两家现有的规模养殖企业升级改造为现代化生猪屠宰、加工、冷链配送一体化企业。加快“调猪“向”运肉“转变,到2035年,冷鲜肉市场份额提至40%左右。
坚持完善县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建设,构建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体系,完善管理机制、增强服务意识,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强化养殖场信息网格化管理。在规划期内,开发使用智能化监管平台1个、建设产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及开发相关智能化终端设备1个、构建畜禽养殖技术及法规学习平台1个。
综合施策,实现源头减排,变废为宝,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,推广猪—沼肥/发酵床—蔬果循环模式,稻鸭共生等养殖模式,走养殖生态化、绿色化、现代化发展之路。
重点项目规划:结合宾阳县的养殖现状及发展条件,借鉴周边县区经验,大力创新,布局主要包括特色养殖项目和配套项目两个方面,推广“湖羊”、“藏香猪”、“本地特色牛羊”等重大项目特色养殖项目。大力开展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、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、种养结合示范点项目、屠宰企业升级改造项目、现代肉类加工中心、重大动物疾病防控体系项目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可追溯体系项目等配套项目。
四、 保障措施
宾阳县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,认真组织实施畜禽养殖发展规划;积极落实国家和地方畜禽养殖禁养区、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;健全现代畜禽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转变政府职能,加强政府对现代畜禽养殖业生产的全过程服务。以提质、增产、增效为目标,把握畜禽养殖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,重视优良品种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,按照畜禽养殖业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相关标准的要求,认真做好执法依据梳理,完善部门权力清单,深化推进执法责任体系建设,建立健全岗位责任,保障宾阳县畜禽养殖持续、稳定发展。
相关政策文件:
http://www.binyang.gov.cn/gk/xxgkml/jcxxgk/wjzl/xzfwjzl/bzf/t5152619.html